太原民间吹打乐历史久远,尤其是小店区的高家班民间吹打乐班更是太原民间吹打乐的缩影。在唐代,高家班民间吹打乐随着代代相传发展,进入了成熟阶段,到明、清两代更是乐器齐备,乐曲丰富的兴盛时期。新中国成立至今又经历了兴衰更迭的曲折发展期。因此高家班民间吹打班是一个比较古老而又出色的民间吹打乐组织。高姓一家祖传五代从事吹打活动,具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一代传一代,直至1961年,当时七十二岁的高忠才老艺人,向政府献出了高家班祖传"九大套"全部乐谱<工尺谱>。原太原市南郊区文化馆将明代古乐九大套和138首唢呐及丝弦曲牌,经过三个多月的记忆整理,全部译成简谱传承下来。九大套是太原民间吹打乐及古晋阳文化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
太原民间吹打乐的艺术特征表现在既有对古晋阳民间乐曲的继承,也有对民间歌曲、小调等艺术种类的广泛吸收。因而具有曲乐形成的多派性特征,也有长期参加婚丧和其它礼俗活动而形成的演奏曲目及活动的程序性特征。
太原民间吹打乐是优秀的古晋阳音乐文化,抢救和保护古晋阳民间音乐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将来开发古晋阳系列工程可配套使用,使这些古晋阳民间乐曲再度生辉。
历史渊源:高家班民间吹打乐是太原民间吹打乐的缩影,太原民间吹打乐的历史悠久,经历了原始的时代至汉初的原始时期,汉代至元代由鼓舞伴奏到鼓吹乐曲的转型期,明代至民国的乐器齐备,乐曲丰富的成熟期,以及新中国成立至现在的兴衰更迭的曲折发展期。
作为太原近郊的高家班民间吹打乐,其发生、发展的历史理应与民间吹打乐的历史同步。高家班民间吹打班社是一个比较古老而出色的民间吹打乐组织。他们高姓一家祖传五代从事吹打活动,(从其曾祖高恒记事算起,实际上不上五代)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从疙瘩锣的传说来看,最迟在明代即从事这个吹打活动。
高家班吹打乐的发生、发展经历了元代末年的产生、形成期,清中至民国的成熟兴盛期,建国初至“文革”的新生。转折期,“文革”期间的冷落、沉寂期,修慕集成的抢救,复苏期,以及一九五七年全面搜集整理高家班这些乐曲的弘扬、振兴期。太原高家班民间吹打乐自进入抢救,复苏时期以来,有了很大的发展,原太原市南郊区文化馆将明代古乐九大套和138首唢呐及丝弦曲牌(工尺谱)经过三个月的译记整理,全部译成简谱,传承下来,太原民间吹打乐是古晋阳文化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为打造太原品牌民间吹打乐创造一切有利条件。
基本内容:
太原民间吹打乐形式活泼、历史悠久,千百年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从古至今吹奏班社区很多,大多服务于婚、丧、嫁、娶、庆典时多。八音会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音乐联奏班社。他们使用的乐器很多,疙瘩锣是由唢呐、笙、管子、胡胡、木头、鼓板、马锣、二钹、铰子等十余件乐器组成。
新中国成立后,八音会这个民间吹奏形式早已不是单单服务民间,早已是大型民间文艺活动、社火表演、擂台比赛等民间文艺活动表演不可缺少的伴奏形式,但这些所奏曲牌大多是一些流行歌曲、秧歌小调、其传承价值并不大。
我区文化馆已故老干部牛岚峰同志生前早在一九七九年就把活动在我区已有二百多年历史的民间吹打班社“高家班”五代祖传的古乐九大套,在工尺谱的基础上,译记整理成简谱并油印成册,传承下来。这些古曲中像《楚江秋》、《朝之歌》、《月儿高》、《驻云飞》等,每个曲子都能吹十至二十分钟。总的情调都是抒情的。当时专家签定有则认为是唐代的“大曲”、“法曲”或北宋的“诸宫调”之遗,尚未可知,有待专家学者考证。现九大套古乐曲只能以乐曲遗谱书面申报。《灯影儿·搅乱弹》这首民间吹打乐是明代嘉靖年间,古晋阳民间艺人吹打班社迎送明代重臣王琼时所演奏的两道曲牌。据传官府还赐他们一面疙瘩锣。现唯一能演奏这一曲牌的是王根子的三儿子,王贵宝(小店人),也是高家班的传人,高任戌的徒弟。“灯影儿”这首民间古乐曲表现了人们正月十五元霄节家家户户灯高悬,五谷丰登的喜庆场面,雪花飞舞中红灯点点,风吹灯笼灯笼转,灯影动的美妙意境。后经历代民间艺人创间编排又加入了当地的民间秧歌小调,相互穿插,丰富了乐曲的表现力,后被人们称为“灯影儿·搅乱弹”。(俗称要要敲打)流传至今。《玉谣》是明代的一首宫庭乐曲,其风格深沉典雅,传说是皇宫中舞女们为皇帝表演所吟唱的曲牌,后传入民间演变成民间吹奏乐,加上低音大唢呐演奏。听起来典雅幽闲,隐逸缠绵,再加上高家班特有的疙瘩锣伴奏,更增加该曲古朴典雅和皇宫中的庄重色采。太原民间吹打乐乐种和曲目在长时期的流传中,由于乐班传承不同和地域差异,大概形成了以下几个流派,即娄烦、古交以吹奏道情、二人台小调为主形成一个色彩片。阳曲县也以二人台、道情为主形成一个色彩片。而小店、晋源、清徐则以民间小调、秧歌戏曲为主形成一个大的色彩各异的色彩区。
随着时间的流失,许多民间艺人相继去逝,由于时代的因素,绝大部分民间艺人没有留下音像资料,就是留下乐谱的也是极为少数。以上这些民间古乐曲有很大的传承价值。如不及时抢救,将有失传的危险。我们应当千方百计地抢救和保护这些民间遗产。
相关器具、制品及其作品:
太原民间吹打乐分为吹奏类、打击类、拉弹类。
一、吹奏类:主要是唢呐。唢呐有5种不同规格,1、特高音唢呐,亦称小唢呐;2、中音唢呐,亦称二杆;3、低音唢呐,亦称大唢呐;4、超低音唢呐,俗称号头,长1米余,喇叭口半径0.8米,一般用于丧事;5、卡,主要用于吹奏戏曲、模仿人声。笙,一般用十七簧扩音笙、管子、竹笛、模笛、箫。
二、打击类。主要有鼓、有堂鼓、大堂鼓、小堂鼓、战鼓、小鼓、板鼓、马锣、小锣、云锣、二锣锣(俗称叮叮单)小钗、二钹、铰子、木头等(有特色乐器疙瘩锣)。
三、拉弹类。有胡胡、二胡、中胡、大胡、板胡、三弦等。
在太原民间吹打乐的这些乐器中,最主要的是唢呐和笙、鼓、钗。
传承谱系:
一、歌手谱系
1、歌手刘卯生、男、1952年生,国家二级作曲,太原市优秀专家,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会员,山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太原市小店区音乐舞蹈协会、民间文艺协会主席。30多年来,共获国家政府是最高奖“群星奖”金奖2项,优秀奖1项。省级特等奖、一等奖,各种奖励50余项(次)。在全国及省、市刊物发表论文及作品20余篇(件)。作曲的秧歌剧、策划的节目分别在中央电视台、省、市电视台播出10余次。1985年演唱的民歌《五头赶车》在中央电视台“百花园”栏目中4次向全国播出。收集整理的唐代古乐《灯影儿·搅乱弹》被收入中国民间器乐集成卷。1991年倡导编辑的《太原民歌选集》一书由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创办的全省首家农村业余艺术学校、文化轻骑队,晋阳民间艺术团均受到国家和省市以及有关领导的肯定和好评。1995年组建编排的山西民间艺术精品,全省唯一的“女子背、铁棍”走出娘子关,首赴京城,参加“全国第二届西部大庙会”展演。受到京城百姓,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新闻媒介的高度赞誉,轰动京城。1997年在中央文化部举办的“全国第七届群星奖”比赛中,秧歌剧《换鸡》获作曲金奖。1998年编辑了《祁太秧歌唢呐王》、《走西口》、《中国金唢呐》盒式音带,由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发行。同年接受了新华记者的专访。是我市较有影响的民间音乐家、艺术家。1999年小戏《换鸡》代表山西参加了昆明世博会山西馆开馆仪式表演,2001年小戏《一袋谷种》再次荣获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金奖。2002年12月该剧作为十六大献礼节目,进京参加展演取得成功。论文《群众文化发展关键就在于体制》同时荣获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群众文化科研成果优秀论文奖,填补了我市群众文化科研成果奖的空白。
演唱的太原民歌《五头赶车》、《姐妹俩》2002年由中华文艺音响出版社制作成CD,向全国出版发行。2004年整理改编的歌曲《晋祠是个好地方》被选入《中国群众文化优秀创作歌曲选》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4年论文《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审视太原秧歌的沿革发展与走向》,被选入2004年太原文化发展蓝皮书。并由红旗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4年11朋编曲的VCD《祁太秧歌大联奏》由中国民族音像出版社向全国出版发行。
2004年12月演唱的左权民歌《樱桃好吃树难栽》,被总政歌舞团团长兼导演张继刚选定为大型舞剧《一把酸枣》序幕演唱,并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华夏文明看山西”专场演出,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专家学者、京城观众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