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店区图书馆! 

登录

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店特色
沙袋循经拍打疗法
发布时间:2017-06-08 15:16:06 | 作者:小店区图书馆 | 阅读次数:609次

沙袋循经拍打疗法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该项目为清朝名医王清新所创,他根据中医的经络学说,脏腑辩证施治等理论,结合自己医疗临床实践,参考中医推拿按摩和武术练功法,创编了一套中医内病外治的特效治疗方法---沙袋循经拍打疗法(简称沙袋循经拍打疗法)。清朝皇太后慈禧曾用此法医治好顽疾,应属清宫秘法。八国联军进京时,王清新(1823—1929)在随慈禧逃跑途中,将此法在民间流传下来。沙袋循经拍打疗法,具有调整阴阳平衡、通经活络、理气活血、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调动机体自我调节功能的作用,对于治疗风湿骨病,神经官能症,神经性头痛,性神经衰弱、遗精、阳痿、早泄;肠胃病、胃及十二直肠溃疡、慢性胃炎、胃下垂、神经性消化不良;高血压、低血压、脑溢血脑血栓形成后遗症,心脏病,糖尿病,妇女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等有显著疗效。不适应症为:急性传染病,其它较严重的器质性疾病。

20170608103918_txy2qgwx5b.jpg?v=1743805498606

20170608103919_23ul4fh2ll.jpg?v=1743805498606

20170608103920_b9scqdmefp.jpg?v=1743805498606

20170608103921_5pf2o6yknf.jpg?v=1743805498606

20170608103922_ill0yamok2.jpg?v=1743805498606

20170608103923_5psirkgxsi.jpg?v=1743805498606

沙袋循经拍打疗法所用工具为小沙袋两个,每个长1.3尺,宽3.8寸,装入中药炮制过的细沙,用布双层缝制。随着拍打疗效的发挥、病人体质的增强,也可逐渐增沉,换粗沙、绿豆、铁沙等。沙袋为医生给病人治疗所用,也可病人之间互相拍打治疗;也可将两个小沙袋用小绳绑扎,做为病人打下肢时代大沙袋用。

沙袋循经拍打疗法治疗时,要有安静环境避免意外的干扰,病人最好住院按疗程治疗。饮食要适当增强营养,不吃生冷和刺激性食物。沙袋拍打的时间最好在不饥不饱的时候施行,不要在饭后立即拍打。拍打前要排除大小便。拍打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打。一般的顺序是从上到下,再从下到上循环拍打。沙袋力度要轻要舒,因为打沙袋可以促进气血通畅,棒到气到,气到血行。应避免不规则的上下乱打以致气血散乱。健康人是下实上虚,病人多是下虚上实,头重脚轻,从上到下即为引气下行。沙袋拍打时要精神集中,要对准经络穴位拍打,这样效果才好。沙袋拍打时应着重发挥手腕的作用,使沙袋着身轻、快、震颤、有弹性,不要用拙劲实劲,达到全身舒适无伤痛的目的。医患之间要密切配合,同时沙袋拍打要和体育锻炼相结合。沙袋拍打后不能立即坐下,应走路散步,以免沙袋拍打疏通的经络气血又淤积停滞。

沙袋在拍打中产生的震颤力、穿透力、渗透力,大大高于按摩师和按摩器,它疏通经络的作用是目前最好的,在临床治疗效果上也是按摩师和按摩器难以做到的。

鉴于沙袋循经拍打疗法的特殊疗效和对中医临床研究做出的突出贡献,2007年1月,沙袋循经拍打疗法第五代传人刘根来应邀参加了“全国名老中医与特效医药专家春节团拜会”,受到中医药管理局领导的高度评价,同年5月,又参加了“全国优秀特效医药论展交流会”,并获得“特效医术发掘整理贡献奖”。

 历史渊源:沙袋循经拍打疗法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为清朝名医王清新所创,他根据中医的经络学说,脏腑辩证施治等理论,结合自己医疗临床实践,参考中医推拿按摩和武林练功做法,创编了一套中医内病外治的特效治疗方法---沙袋循经拍打疗法(简称沙袋循经拍打疗法)。清朝皇太后慈禧曾用此法医治好顽疾,应属清宫秘法。八国联军进京时,王清新(1823—1929)在随慈禧逃跑途中,将此法在民间流传下来,王清新传刘丹池,刘丹池(1853—1957)传邱云祥,邱云祥(1883—1987)传张林笔,张林笔(1930---今)传刘根来(1947—今),刘根来传张爱东(1961---今)(张林笔之子)。

基本内容:

一、沙袋循经拍打疗法的起源与传承

沙袋循经拍打疗法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据传为清朝名医王清新所创,他根据中医的经络学说、脏腑辩证施治等理论,结合自己医疗临床实践,参考中医推拿按摩和武林练功做法,创编了一套中医内病外治的特效治疗方法---沙袋循经拍打疗法(简称沙袋循经拍打疗法)。清朝皇太后慈禧曾用此法医治好顽疾, 应属清宫秘法。八国联军进京时,王清新(1823—1929)在随慈禧逃跑途中,将此法在民间流传下来。王清新传刘丹池,刘丹池(1853—1957)传邱云祥,邱云祥(1883—1987)传张林笔,张林笔(1930---今)传刘根来(1947—今),刘根来传张爱东(1961---今)(张林笔之子)。邱云祥老师20岁时患滑精,虚喘,消化不良等症,长达五年之久,多方医治无效,骨瘦如柴,身体日衰,竟卧床不起,生命垂危.在此情况下接受沙袋循经拍打疗法治疗后,日渐好转,经九十天连续治疗诸症全除,恢复了健康.于是,他继承了沙袋循经拍打疗法,为人治病,闻名乡里,1959年在传经送宝活动中,邱云祥被请到医院收治病人,三年共治患者二百多人,疗效很显著。邱云祥老师晚年,在无妻无子、经济困难、精神受压抑的情况下还享年95岁,这与他坚持用沙袋调理自己身体是分不开的。1967年刘根来19岁时身患邱老师类似的病症,重病三年,多方医治无效,最后发展到卧床不起,翻不了身,许多医生都说治不好了,叫家人安排后事,家属把随葬的衣服都给做好了。在此病情危急时刻,张林笔大夫把自己老师邱云祥请来用沙袋循经拍打疗法治疗,两天后能坐起来,四天后可以地上站立,十天后能走出大门,乡亲们看了都感到吃惊。经过一百天的治疗,便能从事生产队轻活劳动,第二年出工挖河、扛麻袋等重活都能干了,以后结婚生子,家庭生活美满。

继邱老师之后至今,经张林笔、刘根来、张爱东长期临床实践证明,沙袋循经拍打疗法,具有调整阴阳平衡、通经活络、理气活血、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调动机体自我调节功能的作用,对于治疗风湿骨病,神经官能症,神经性头痛,性神经衰弱、遗精、阳痿、早泄;肠胃病、胃及十二直肠溃疡、慢性胃炎、胃下垂、神经性消化不良;高血压、低血压、脑溢血脑血栓形成后遗症,心脏病,糖尿病,妇女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等有显著疗效。不适应症为:急性传染病,其它较严重的器质性疾病。

二、工具的制做:小沙袋两个,每个长1.3尺,宽3.8寸,装中药炮制过的细沙,用布双层缝制。随着患者体质的增强,也可逐渐增沉,换粗沙、绿豆、铁沙等。小沙袋为医生给病人治病用,也可病人之间互相治病用;也可将两个小沙袋用小绳绑扎,做为病人打下肢时代大沙袋用。

三、沙袋循经拍打疗法的注意事项:1、要有安静环境避免意外的干扰,病人最好住院按疗程治疗。2、饮食要适当增强营养,不吃生冷和刺激性食物。3、沙袋拍打的时间最好在不饥不饱的时候,不要在饭后立即拍打。4、拍打前要排除大小便。5、拍打时要按一定的顺序,从上到下,再从下到上循环拍打,沙袋力度要轻要舒,因为打沙袋可以促进气血通畅,棒到气到。气到血行,应避免不规则的上下乱打以致气血散乱。健康人是下实上虚,病人多是下虚上实,头重脚轻,从上到下即为引气下行。6、沙袋拍打时要精神集中,要对准经络穴位拍打,这样效果才好。7、沙袋拍打时应着重发挥手腕的作用,使沙袋着身轻、快、震颤、有弹性,不要用拙劲实劲,达到着身舒适无伤痛为目的。8、医患之间要密切配合,沙袋拍打要和体育锻炼相结合,沙袋拍打后不能立即坐下,应走路散步,以免沙袋拍打疏通的经络气血又淤积停滞。

四、沙袋循经拍打疗法的操作:

1、开胸式。两脚打开与肩同宽,全身放松,舌顶上颚,两眼微闭,头顶正直,然后两手左右平举与肩平,向前方伸展平举,食指前伸,其他四指微曲。医者需理顺患者的衣服,在侧方站立从患者的尾闾穴往上沿督脉迅速拍打,经肩到手,右手拍打患者的左臂,然后用左手拍打患者的右臂,左右各一次(如患者卧床不起,也可躺着进行轻度拍打,等能站时再按以上要求去做),接着,患者两肘向外伸展,如抱二尺半直径的大圆球,手心向内,两掌食指相对,其他四指半握,形成胸前敞开的姿式,为医者进行沙袋拍打提供便利,这时,医者再如前做法,在患者背部和肩手间左右各拍打一遍,然后站在患者面前,两手持沙棒站在患者对面,开始拍打。

2、打通任脉。从百会穴打起到肩井穴为8棒,肩井为24棒,从肩井到手为8棒,从手返回肩井8棒,在肩井又打24棒,然后下行,在胸前乳上左右横向移动拍打16棒,顺着任脉下行(让开心口窝部位)到丹田8棒,(手法稍轻)再从两侧下行,又从两侧上去,再从任脉下来到丹田(以上各次上下均为8棒),然后在丹田打16棒。患者两上肢收回和肋间平,先右手向前向右划一圈,到右侧时肋尽量上举,手在身右侧下指垂直放下。然后左手如同右手一样,收回,划圈、抬肘、手下指、放下。在临床上拍打任脉可使阴脉不阴,对心脏病、糖尿病、肠胃病、妇科病等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3、打通督脉。医者站在患者背后,用手在患者后背从上到下划拉一下,使上衣平顺,然后两手持沙袋在患者背后,从百会经耳后到肩井打8棒,在肩井打24棒,由肩井经两臂到手指再返回,往返各8棒,再在肩井打24棒。便下引到大椎穴以下,经两侧肩胛骨左右横向移动各打16棒。沿督脉下行到骶骨处,再从两侧返上,从两侧下去;从两侧返上,再从两侧下来;再从两侧返上;再沿督脉下来(以上每次往返各大8棒)。在骶骨处及两侧各打16棒。疏通督脉可使阴脉不阴,阳脉不减,阴阳平衡,调整脏腑功能,有健肾、补脑的作用。

4、打通足六经。患者或医者将两个小沙袋绑在一起,从上到下,在从下到上,每条经络各连续拍打三遍即可(次数轻重可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5、打通手六经。患者或医者将两个小沙袋绑在一起,先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然后从上到下,在从下到上,每条经络各连续拍打三遍即可(次数轻重可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五、几种病症治疗方法

(1)肠胃病、胃炎、消化不良、便秘、腹泻,在疏通任督二脉的基础上,重点拍打下丹田100棒左右;下肢足三里100棒左右,背部同胃部对应的胃俞穴100棒左右,感到苏热舒适为好。

(2)神经衰弱、遗精、阳痿、失眠、头痛、头晕、肾虚、腰腿病,先疏通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在重点拍打胸部气户穴、腹部丹田、背部命门、尾闾穴、腿部足三里,足部涌泉穴各打100棒左右。

六、沙袋循经拍打疗法在中医内病外治疗法中的地位

(1)解决了困扰中医按摩中的三大难题,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一是解决了按摩师点穴和拍打不能同时并举的难题;二是解决了按摩师不能同时疏通两条经络的难题;三是解决了按摩师不能连续持久拍打经络的难题。从而大大提高了临床效果。

(2)沙袋在拍打中产生的震颤力、穿透力、渗透力,大大高于按摩师和按摩器,他在疏通经络的作用是目前最好的,在临床治疗效果上也是按摩师和按摩器难以做到的。

(3)鉴于沙袋循经拍打疗法的特殊疗效和对中医临床研究做出的突出贡献,2007年1月,第五代传人刘根来应邀参加了“全国名老中医与特效医药专家春节团拜会”,受到中医药管理局领导的高度评价,同年5月,又参加了“全国优秀特效医药论展交流会”,并获得“特效医术发掘整理贡献奖”。

相关制品及其作品:

沙袋、治疗专用床

代表谱系

第一代:王清新(1823—1929)

    第二代:刘丹池(1853—1957)

    第三代:邱云祥(1883—1987)

    第四代:张林笔(1930---今)

    第五代:刘根来(1947—今)

第六代:张爱东(1961---今)(张林笔之子)。

代表性传承人:

张爱东,男,1961年出生,51岁,是沙袋循经拍打疗法第四代传承人张林笔之子,师从第五代传承人刘根来学习沙袋循经拍打疗法。能熟练掌握沙袋循经拍打疗法,在前辈治疗理论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临床治疗经验,不断创新,探索治疗各种疾病的新疗法,为这一传统医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受到广大患者的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