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秧歌是在太原民间小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民间小戏种,太原秧歌曲调繁多且优美动听,其形成年代是在清末民国初期,其剧目分大剧目和小剧目两部分,大剧目反映的是历史题材,小剧目反映的是劳动和爱情生活。1953年太原秧歌《刘三推车》曾代表我省进京演出。1964年太原秧歌《争参军》在北京参加了华北地区歌话剧调演并受到刘少奇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87年太原秧歌小戏《换鸡》和《一袋谷种》两次夺得全国群星奖全奖。近年太原秧歌老艺人相继谢世,许多剧目多年不演濒临失传,现许多珍贵资料都留在小店。唯一活动的业余班社也在小店区郜村。抢救这一小剧种也成当务之急,而小店从各个方面来讲也是抢救这一剧种的主要区县。
历史渊源:
太原秧歌最初是流传在民间的一种民歌小调,据当地的老年人讲,在很早以前,他们的祖先在田间地头,一边劳动,一边哼唱着小调,用以解除疲劳。天长日久,当地艺人逐步用这种小调,表演一些有趣的劳动生活故事和爱情故事。在一年一度的春节元宵节期间,太原秧歌载歌载舞,活动在街头巷尾。一是用来希望风调雨顺,二是为了吉庆丰收。进行演出中,男演员大多以武生打扮,女演员以小旦装扮,步法有颠步、云步、剪步和飞脚等。男演员以马鞭或扇子为表演道具,女演员以手帕、花扇为道具。秧歌在街头行进时,“一个唱的是十字调,一个唱的是二宝调”,在钗、鼓、钹、小锣、大锣、梆子等武场乐器伴奏下徐徐前进,每到人群聚集红火热闹的街道,打开场子,表演一个或几个剧情简单而又精采的小剧目,如:《十二月采花》,《放风筝》、《盼五更》、《看红灯》、《捣米》等。
随着历史的推移,社会不断的前进,大约在清末中期,太原秧歌已不仅仅是在街头表演一些有趣的劳动生活小故事,而是搬到了舞台上进行表演。同时随着交通和文化的发达,太原秧歌也吸收了不少外地民歌,人们称之为码头调,使太原秧歌的唱腔更加丰富多彩。
据南郊区北瓦窑村90多岁的著名秧歌老艺人牛东家(艺名文文旦)讲,他的师傅王三狗,在高于地面的土台周围,埋上一圈小木棍,当地人称之为“编(念‘别’)羊圈”,艺人中间表演,观众周围观看。当时上演剧目有《小赶会》、《挑菜》、《观灯》等。这些剧目流传至今。这可能就是太原秧歌的雏型。
太原秧歌开始演历史剧目大约是在清朝末年,当时,小店的杨香武和叫潘牛十,原是晋剧演员,后改唱秧歌,所以他与同行们将山西梆子的好多剧目和折子戏,如:《下山》、《过江》、《日月图》、《翠屏山》等改用秧歌“十字大调”演唱。并吸收了晋剧的道白和锣鼓点,使太原秧歌剧目增添了新的内容。这些剧目很快流传于太原各地。当时社会上成立了好多班社,王郭村的“太平社”就是那个时候诞生的。从这些情况来讲,太原秧歌真正形成是在清末民国初期。
基本内容:
一、演出情况。
太原秧歌产生后,受到当地人民的普遍欢迎,其演出的情况也不尽相同:
1、庙会演出。太原境内各村自今都有赶庙会的传统,庙会期间各村都要请戏班或秧歌班唱戏,保佑平安。
2、丰收演出。丰收季节当地群众认为,丰收是因为风调雨顺的时节,自己的辛勤努力,固此,要唱秧歌酬谢、庆贺。
3、劳作演出。当遇干旱时,当地群众请戏班唱戏,表达人们奋发图强的劳动精神。秧歌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4、婚、寿、满月及丧事演出。太原大部分地区百姓至今婚、寿、满月都有请戏班(含秧歌)庆贺演出,在办理丧事时,后人也为前辈唱戏送行。
5、正月十五元宵节,演出活动。
二、太原秧歌的剧目内容及基它
1、太原秧歌是流传在太原地区的一种民间小剧种。其演唱方式,曲调、伴奏等方面与晋中秧歌很相似,人们称它们是“姊妹艺术”。太原秧歌的曲调繁多而优美动听,是在太原民歌小调基础上发展成长起来的。在行当上可分为:生、旦、丑,(生有文生、武生、老生;旦有大兰旦即正旦、二兰旦即花旦;丑有文丑、武丑、小丑、丑旦)。太原秧歌在音乐体系方面是属单曲体的,往往是一剧一曲,可分为:大套曲(十字大调),如《翠屏山》、《游湖》、《过江》等;小曲调,如:《捣米》等。从演唱内容上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反映当地劳动人民生活的,如《小赶会》、《姐妹俩》等;二是反映历史题材的,如:《庆顶柱》、《过江》等。反映历史题材的基本是从大剧种吸收演变过来的,也有一部分是根据历史题材改编的。
三、太原秧歌的音乐
可分为曲牌和唱腔两部分。曲牌基本上是专门在开场和收场时演奏的,像《捣米》、《小放牛》等,一开始采用“八板”曲牌,演员随着音乐的节奏舞蹈上场。还有“半尾声”一般用在全剧的结束。不过像这样的曲牌在太原秧歌音乐中的比重很小。太原秧歌的唱腔部分,是太原秧歌音乐的主要成份,其曲调大约有二百多个,而且非常富有民间特色。大部分剧目是一个曲调贯穿全剧。这些唱腔是完全采用民歌的曲调。曲调有的从乐句上讲是六句结构,但从演唱的实际效果上讲,倒数第二句是衬字句,没有实在意义,最后一句是第四句的重复,还是属于四句性的。这种结构的后两句,太原秧歌中叫“回句”。
在感情色彩上,太原秧歌又可分为比较平稳的剧目如:《四女观花》、《游湖》等。感情色彩比较高昂的剧目,像《挑菜》、《姐妹俩》等这类的曲调,在演唱时速度比较快,音乐主要是在中高音区,而且富有跳跃性。这类曲调在太原秧歌中,以前主要用于伴歌伴舞的小剧目上,后来一剧多曲的演唱方式流传开后,也出现在大剧目中。感情比较低沉的剧目,像《小姑贤》、《五更怨》等。这些曲调大部分活动在中低音区,演唱时速度很慢。
再一类是用来叙事的,这类曲调的主要特点是乐曲中间有跺句,它在太原秧歌中占的比重不大,但是这类曲调是比较成熟的。
总之,太原秧歌的音乐既有太原地区特色,而且曲牌丰富多彩,在演唱时选择好适当的曲牌,再加演员演唱时的理解和发挥,定能刻画好各种不同的人物性格。
四、太原秧歌唱词的文学结构和特点
太原秧歌的唱词特别讲究口语化,这也是形成太原秧歌特色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在唱词中都是以方言、俗语为基础的,在《挑菜》一剧的唱词中,好多野菜的名称如“甜苣”、“苦苣”、“灰条”都是有别于其它地区的。《卖烧土》中的唱词“家住在直隶保定府,我的(哪外)名儿就叫二木虎。俺爹带到我太原(儿在)府,每日里推的卖烧土(嘞唔哎哟)”。其中第二句中的“二木虎”就是当地人对头脑简单,性格莽鲁人的俗称。又如《捡麦穗》中的“睡的半夜里圪抓我的手”。其中“圪抓”这些词句,都非常富有太原方言俗语的色彩。
在唱词的韵辙上“中东”和“人辰”、“发花”和“江阳”可以混用。《看画画》中的唱词“咱姐弟二人往前行,行一步来在画棚棚,画铺里都是看画人,其中的“行”和“棚”是“中东”韵,“人”和“新”是“人辰”韵”。《卖葡萄》中的唱词“家住在徐沟清源乡,我的名儿就是胡顺娃”。其中“乡”是“江阳”韵,“娃”是“发花”韵。显然这些韵的混合运用,是与太原的方言有直接关系的,太原人用方言演唱当然是十分上口的。再者太原秧歌有些个别唱词,下句是和上句的附加成份衬字押韵的,唱起来也很上口。这属个别现象这里不作详细介绍。
在唱词的文学结构上,句子的长短很不一致,类似这些剧目的唱腔,很难归类其是几字句的唱词,不过多以“七字句”和“十字句”常见,“十字句”多用于《游湖》、《翠屏山》等反映历史故事的大剧目中,人们根据唱词的结构特点把它叫做“十字大调”。如《游湖》中的唱词“白云仙上船来用目观看,那官人非英雄君子之男。小娘子你看那天上下雨,这雨伞你二人遮盖衣衫”。凡是用“十字大调”演唱的剧目,其句子结构是比较严格的。
在段落上有两句、四句、六句为一段的,还有基本曲调加跺句的。这些在前面已详细介绍,这里不再重复,需要介绍的是还有一种特殊的结构“三条腿”。这种唱词有三句的,也有五句的。这类“三条腿”的情况,在太原秧歌中是常见的,它不是音乐和唱词的反复,它和前面所讲的“回句”是有区别的,“三条腿”在其它大剧种中是很少见的或是干脆没有的现象。而它在太原秧歌的演唱中,使你听了一点也不感到别扭和拗口,这也是太原秧歌地方色彩的一个因素。如:《招亲》中,“王员外呀坐客厅,可恨老天心不公,自古道有钱又有人,有钱无人一场空,这百万贯家产谁人继承”。我们仔细分析这条多长的“腿”,它的意思完全是用来补充前几句唱词的,所以我们把这条“腿”叫做补句。
太原秧歌的衬字也是丰富多彩的,常用的有“这”、“就”、“唔儿哟”、“嗨嘞马儿呀”、“吱儿哟”、“那哈”、“呀哈”、“了”、“来来来”、“哼嗨”、“得儿”、“哟丢”、“得外”、“呀在”、“哝儿哟”、“呀么”等。这些衬字没有实在意义,有的是在唱词的节奏和曲调的节奏不吻合时,加几个衬字,使二者的节奏达到一致。
还有一种衬字完全是为了花梢,如《看铁棍》中二妮子打扮好以后,十分自美,在其唱腔中加了许多衬字,完全是为了花梢,用来刻划她这种心理活动的。
太原秧歌的衬字,本身没有实在意义,但它是太原秧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演唱时起着一定的作用,还是有其存在的意义的。
五、太原秧歌的伴奏
太原秧歌的伴奏最初是打击乐。主要乐器有板鼓、马锣、二钹、铰子、手锣、小鼓等。为了配合演员的动作,增加舞台气氛,吸收了晋剧的许多锣鼓点。如:“七锤子”、“挫儿”、“垂头子”、“帽子头、“小五锤”、“拦五锤”等。在大剧目的唱腔伴奏中,还采用了晋剧“二流水”紧“二性”、“滚白”等。小剧目一般用“走场”开始,唱腔中伴奏的常用锣鼓点有:“二五锤”、“一二五锤”、“二四七锤”,这些组合一组贯穿一剧,而每组的锣鼓点,分别使用在唱腔的句子末了和唱腔回句的尾部。后来受其它剧种的影响,太原秧歌由干板秧歌逐步加进了民族管弦乐伴奏。主要乐器有板胡、有时也用呼胡(低音板胡),还有笛子、唢呐、笙、二胡、低胡、三弦、扬琴等。艺人们还对原有唱腔中的锣鼓点组合加以改造,形成新的组合,常用的有:“二四八锤子”、“二六锤子”、“一四六锤子”,使武场得到了有机的配合,从而提高了太原秧歌的表现力,使太原秧歌这朵散发着浓郁泥土芳香的小花更加美丽、鲜艳。
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
一、太原秧歌的伴奏最初是打击乐,主要有:板鼓、马锣、二拨、铰子、手锣、小战鼓、云锣、京锣、狗哇子、木鱼、梆子、手板。
二、太原秧歌后加入民族器乐伴奏,主要乐器有:板胡、呼胡(低音板胡)笛子、二胡、低胡、三弦、杨琴、笙、唢呐、管子、哨子。
三、服装道具与大剧种基本相同,小剧则是以小生、小旦、小丑的小打扮为主,小剧目中常使用一种道具叫霸王鞭,其制作是在比大拇指略粗,一根一米长的木棍,用彩色绸缎缠裹,两端绑两串小铃铛,舞起来彩绸飞舞,铃铛悦耳,很受观众欢迎。
四、主要作品:
1、反映劳动生活的小剧目有:《捣米》、《放风筝》、《五更怨》、《对花》、《放羊》、《放牛》、《姐妹拜月》、《姐妹俩》、《刘三推车》、《小赶会》、《十二月采花》、《小挑菜》、《二女挑菜》、《挑水》、《太原小放牛》、《瞎子对灯》、《豆腐换亲》、《卖葡萄》、《小观花》等。
2、反映历史题材的大剧目和折子戏有:《翠屏山》、《武大郎之死》、《过江》、《游湖》、《贩马》、《庆顶珠》、《日月图》、《卖饼》、《戏叔》、《服毒》、《哭灵》、《吊孝》、《杀狗》、《显魂》、《打鱼杀家》、《开店》、《挑帘》、《杀楼》、《苏三起解》、《血手印》、《卖画招亲》、《二娘写状》、《彩云球》等。
3、新编现代秧歌剧目有:《万柏林探子》、《双转变》、《要公粮》、《大生产》、《住监狱》、《白毛女》、《刘胡兰》、《让水》、《医牛记》、《田野春歌》、《争参军》、《小二黑结婚》、《搬家》、《割田》、《临产之前》、《一袋谷种》,其中有些剧目在全国“群星奖”,华北地区歌话剧调演和省市汇演中获得金奖。
太原秧歌第一代传承人:王三狗,晋源区北瓦窑村人;牛五十晋源晋祠镇张村人,出生与谢世的时间不详,他们是太原秧歌第一代代表人物。他们的主要功绩在于清末将太原秧歌小剧目搬上舞台(当时人们称编半圈即用木棍将高于地面的土台围起来,中间演同,四周观看),上演的代表剧目有《刘三推车》、《小赶会》、《姐妹俩》、《十二月采花》、《捣米》等。
第二代传承人:杨香五,艺名“真只生”,小店村人生于清同治年间,1945年谢世;潘牛石,晋祠王郭村人,生于清同年间,1952年谢世。他们的主要功绩是将晋剧的优秀大剧目移植进秧歌这一小剧种中,既丰富了秧歌的剧目,又使其伴奏及表演动作规范化。
第三代传人:杜二清,晋祠南张村人,武生,生于1924年2001年谢世;,焦铁娃,小旦,小店东里解人,生于1926年,2004年谢世,他们是太原秧歌的优秀演员,当地称“名丸”。他们农闲季节到太原各地及寿阳、兴县等地演出、宣传了太原秧歌,而且口传剧目二十几个,使太原秧歌后继有人。他们主要代表剧目《游湖》、《庆顶珠》、《翠屏山》等。
第四代传人:张宝金,农民作曲家,晋源镇人,生于1941年;付瑞梅,南郊剧团,小旦,小店村人,生于1940年,他们是太原秧歌第四代传人代表。
他们的主要贡献是给这一小剧种成功加进文场伴奏,并对唱腔进行改革,使其更加流畅、动听,他们排演的现代戏《争参军》参加了华北地区歌话剧调演,并受到刘少奇主席等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第五代传人:乔俊宝,小店区张花村人,生于1954年1月,国家二级编剧,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的艺术类专家;刘卯生,小店区张花村人,生于1952年,国家二级作曲,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的艺术类专家,他们对太原秧歌进一步进行挖掘整理,使其很好传承并适应时代要求,他们编排的秧歌小戏《换鸡》、《一袋谷种》获全国第七和第十一届群星奖,《搬家》获省调演一等奖第一名,《割田》获省调演二等奖。